青島騰龍微波科技有限公司
您身邊的實驗室專家

更新時間:2021-11-25 09:56:47
化學作為一門自然學科,它既抽象又具體,其學科思想的內容豐富多彩。化學作為一門科學,延展開來,就是哲學,哲學可以被認為是全部科學之母。也就是說,化學的盡頭是哲學!我們來看看中學化學的蘊含哪些哲學思想。
哲學中明確告訴人們,物質量的積累必然會達到質的飛躍。中學化學中涉及到的化學反應物的量的多少,如足量,適量,少量必然會引起生成物的改變。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的多少,會引起生成物的改變。另外,如碳和氧氣,硫化氫和氧氣,鐵與硝酸,三氯化鋁與氫氧化鈉,偏鋁酸鈉和鹽酸,濃硫酸和酒精制備乙烯氣體時170℃和140℃會生成不同物質。P2O5與冷水和熱水反應的產物不同等等。這一思想的培養可以提高學生的智力水平,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很有幫助。
(1)由現象到本質的思想。
在氧化還原反應的認識和學習中,先從得氧失氧,化合價的升高和降低來初步認識,最終上升到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電子轉移。這樣循序漸進的認識過程使氧化還原反應這一概念的理解更清晰,同時也擴大了氧化還原反應的范圍。
(2)從一般到特殊的思想。
一般性是物質的共性,特殊性是物質的個性。在化學中無色物質占大多數,而有色物質則是少數物質的個性,如:F2,Cl2,Br2,I2,NO2,AgCl,AgBr,AgI,Na2O2,Fe2+,Fe3+,Cu2+,MnO4-等有特殊顏色;又知非金屬氧化物大多數在固態時為分子晶體,但SiO2為原子晶體。這一分類思想的滲透會使學生對物質的認識產生濃厚興趣,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
(3)由簡單到復雜的分類思想。
高中化學對電解質的教學采用了這一思想。先根據化合物在溶于水或熔化狀態下是否導電將化合物分為電解質和非電解質,對電解質的進一步研究發現,在同一條件下,電解質的導電能力不一定相同,這樣又將電解質分為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這樣從簡單處入手,層層深入,根據電解質的電離程度從本質上做了劃分。
物質世界是復雜多樣的,它們的發展變化必然遵循一定規律。化學中的平衡守衡思想就是這許多規律中的一部分,對這些規律的理解掌握能使我們更深層次地認識物質世界的發展變化特點。
化學中涉及到的平衡有:
(1)化學平衡(2)電離平衡(3)水解平衡(4)溶解平衡(5)結晶平衡。這些平衡變化規律都可用勒沙特列原理來解釋。
化學中的守衡有:
(1)電荷守衡(2)電子守衡(3)原子守衡(4)物料守衡(5)能量守衡(熱化學方程式中)。
在實際教學中向學生進行守衡思想教育,可以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創造性,為學生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打下良好基礎。
總之,中學化學中的學科思想的滲透和引入,對學生學習化學幫助很大,同時,學生以后進入社會即就是長期不再接觸化學知識,但其所建立的化學學科思想,一定會對他們所從事的工作產生深遠影響,對青年學生形成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方法論會產生重大影響。
來源:網絡